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28(2 / 2)

去一处地方转悠。

不过这会儿首先要去把五脏庙祭了再说。

这附近的早餐店,于朵平时进出的时候倒也留意过。

有那么一家生意还挺好。

于是就骑着车带他们哥俩过去。

嗯,这会儿去吃早饭一点都不挤了。大家都吃过了嘛。

于朵对上老板戏谑的目光,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三份早点。

一份是羊杂汤配芝麻烧饼,一份是糖耳朵配杏仁茶,还有一份是卤煮火烧配面茶。

想了想又搭了炸糕、炒肝、褡裢火烧、螺丝转、驴打滚、豆汁、胡辣汤等。

“都试一试,看吃得惯哪种。吃不了的也没关系,回头请老板帮我们送人吃就好。”

老板一开始看她点了这么多,想提醒一下。

听她这么说就作罢了,这一看就是不缺钱的主。

吃不了的放着,回头要是有乞丐上门,可以给人。

这会儿确实不挤,于朵点了的,都很快就被端了上来。

老板还随口问道:“这二位是你外地来的亲戚?”

于朵道:“华侨。”

“哦哦,欢迎你们啊!”

华侨=有钱人

这个观念如今是根深蒂固的。

不过,这小姑娘家里那十年估计挨了不少整啊。

但如今有海外关系可就很好了。婚姻市场上都要受欢迎些。

有海外关系,就有可能收到海外寄来的外汇,还有可能移民出去过好日子。

这一顿吃过,九点多了。

于朵把单买了,高老师给了经费的。

然后就骑着车带他们兄弟去附近胡同里转悠。

自行车骑着有风,而且还有屋檐可以遮阳,倒不是太热。

总之就慢悠悠骑着,到处看呗。

间或给他们介绍一下。

常安道:“感觉跟你最开始带我们的五日游比,这们骑着自行车逛胡同,接地气多了啊。”

“那肯定啊,那五日游就是走马观花。这么逛虽然也是,但还是和北京人的生活贴近了许多。早饭吃得晚,我们中午晚一点吃吧。也错开高峰期,省得等。中午咱们去颐和园的听鹂馆饭庄吃。”

这个饭庄始建于乾隆年间(1750年)。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、满汉全席闻名。

完整的他们肯定吃不了,听说上百道菜呢。

但可以点菜啊。

“好!”那哥俩听了这个介绍,又早就知道颐和园是西太湖修来避暑的地方,对这个安排一点意见都没有。

他们三辆车次第而过。遇上比较有特色的地方,常平还拿相机出来拍照。

于朵和常安就等着他。

这种天天都能见到的景致,于朵就不会拍了。

常安看常平拍得还挺上心,就和于朵聊起来了。

“这四合院也算是老北京的一个见证了。但家家户户住得这么挨挨挤挤的,我看以后还是得修楼房。”

楼房不占土地啊。同样的土地面积,修成楼房可以安顿十倍的人口。